智慧大棚
傳統的大棚是通過人工觀察記錄時段溫度、土壤濕度、光照強度等,監控主要靠人員留守,土地干旱依靠人工手持水龍頭澆水。這樣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所以改變現有農耕維護方式迫在眉睫。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擁有廣闊農耕面積,近年來農業自動化的水平正在飛速提升?;凇盎ヂ摼W+”的現代溫室大棚自動監控系統已實現根據環境數據實時調整大棚溫度、灌溉、監控等,具有控制精度高、工作穩定可靠的特點,降低了溫室大棚的人工成本。

二、智能大棚方案
傳感器部分:各類傳感器通過LoRa網絡將采集到的土壤濕度、大棚溫度等環境數據上傳網關;
攝像頭監控:監控攝像頭通過Wi-Fi模塊將圖像數據上傳云端,網關工控板也通過WiFi將數據上傳到云平臺、手機、PC端可以實時查看數據、設定數據值。下文將詳細介紹每個環節,包括溫室大棚自動化控制,云監控平臺,顯示控制、人員管理系統。

圖 1方案框圖
三、溫室大棚控制
溫度控制:溫度采集模塊采集溫度,通過LoRa將數據傳到網關,通過對比人為設置溫度值區間,利用通風換氣風扇降溫、石英加熱管升溫。
濕度控制:濕度采集模塊采集土壤濕度,通過LoRa將數據傳到網關,通過對比人為設置土壤濕度值區間,利用利用水泵噴灑器給植物澆水。
空氣質量:利用傳感器采集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通過LoRa將數據傳到網關,通過對比人為設置二氧化碳區間,利用步進電機驅動卷簾裝置打開大棚通風口,促進大棚內外空氣流動。
除蟲設置:需要人為確認植物是否生病,通過網關控制水泵,噴灑農藥實現除害蟲目的。
四、云監控平臺
攝像頭監控,通過WiFi將數據上傳到云平臺。也可以攝像頭通過有線將錄像的文件傳遞給網關工控板上,利用板載上的U盤/SD卡備份,通過WiFi上傳到云平臺。通過人臉比對,若發現可疑人員,終端監控室發出警報提醒。同時PC端、手機端可以控制攝像頭轉頭、放大畫面,實現智能化監控平臺,提高溫室大棚安全性。